贝壳研究院:广州居住负担压力靠前,但仍是一线城市最低。

2021-09-29 16:06:02

皇冠交友

  贝壳研究院基于2020年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模型,对指标维度进行了部分更新,设置居住负担、楼盘品质、生活便利、人居环境四个一级指标,以及房价收入比、房租收入比、楼龄、容积率、公园、地铁、空气质量、高峰拥堵等二十九个维度的二级指标。同时将城市范围扩充到35城,其中包括4个一线城市,15个新一线城市及16个二线城市,测算出了2021年度城市居住竞争力指数。

  广州非常宜居,在居住竞争力排名中位居第二,居住便利是其优势,相比其他一些城市居住压力也更小

  根据模型测算,广州居住竞争力指数为84.48,排名35个城市第二位,仅次于深圳,表现优于北京、上海。在居住负担、楼盘品质、生活便利、人居环境四个维度上,表现均衡,其中居住便利指标表现较好,而居住负担方面表现压力较大,不过仍好于其他一线城市。

  根据模型测算,综合考虑公园、地铁、公交、医院等20项生活配套设施的完善程度,计算得出广州居住便利指数为49.61,排在35个城市的第5位,仅次于深圳、上海、成都、北京。

  而楼盘品质维度,综合考虑楼龄、容积率、物业水平、绿化率四个维度计算得出广州楼盘品质指数得分为20.46,排在35个城市的第20位。

  而人居环境维度,综合考虑绿地率、空气质量、高峰拥堵三个维度计算得出广州人居环境指数得分为0.49,排在35个城市的23位。

  而居住负担维度,综合考虑租房、购房压力,根据指标模型,统计得出广州综合居住负担指数为71.7,排在114个有数据城市的第7位(反向指标、数值越大居住压力越大),低于北、上、深以及三亚、厦门、杭州。(该部分后续详细展开分析)

  此外,从城市群来看,粤港澳大湾区的居住竞争力指数最高,为78.0。大湾区作为中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在广州、深圳的拉动下,在楼盘品质、居住便利等维度表现突出。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广州分院整理

  1、居住负担

  广州居住负担压力靠前,但仍是一线城市最低。

  综合考虑租房、购房压力,根据指标模型,统计得出广州综合居住负担指数为71.7,排在114个有数据城市的第7位,低于北、上、深以及三亚、厦门、杭州。

  从分项指标来看,广州在购房上压力更加凸显,横向城市排名第7,而租房负担指数横向城市排名第20名,压力相对较轻。

  近几年广州房价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2020年下半年之后,呈现明显上涨。但租赁市场租金走势整体平稳,上升幅度远不如房价水平。

  注:居住负担综合指数=标准化处理(2/3*标准化房价收入比+1/3*标准化房租收入比),数值越大负担越大,压力越大;

  2.1租赁负担:

  广州租房压力相对较小,好于北上深及部分二线城市,排名20位。

  根据广州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广州近十年年均净流入人口近60万。大量外来人口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即是租房,那广州的租金水平相对收入而言如何?和其他城市对比又是否让百姓难以承受呢?

  经过测算,我们发现广州房租收入比指数(房租收入比=套均租金/家庭月平均收入)为20.7,排在114个有数据城市的第20位,低于北、上、深以及三亚、杭州、长春、厦门、重庆等二线城市。

  四成租客租金占收入比例在11%-20%之间,租金压力相对温和

  而根据我们的调研发现,绝大多数受访者租金占其收入的比例在11%-20%之间,占比39%,其次租金占收入比例在21%-30%的人群占比25%。而高租金比例人群(即租金占其收入比例超过31%)占比仅22%,与武汉、长沙、成都、杭州等二线城市水平持平。

  房东涨价成为租客最大的焦虑及痛点

  虽然广州有相对亲和的租金水平,但并不意味着租客就不存在焦虑,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52%的租客其焦虑点为“租房时房东涨价”,另有44%的租客焦虑“买不起自己的房”。

  同时在被问及租房最大痛点时,有57%的租客表示为“房东涨价”,其次才是“室友不和睦”(占比18%)、“家电老化”(占比16%)等问题。

  

  数据来源:贝壳研究院广州分院整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