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阻止无效!中国1块钱打火机征服全球烟民,各国自叹不如

2021-10-27 13:49:35

近年来,一则消息的传出,让世界各国目瞪口呆。

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

中国再次用1块钱打火机征服全球烟民,且欧美阻止无效!

中国是如何做到的?小小的打火机有着怎样的秘密?美国为何做不到?

打火机的前世今生

说到“中国制造”,也许很多人的第一反应是衣服和鞋子,但中国的制造业远没有这么简单!

就比如说在打火机方面。

一枚小小的一次性打火机,别看似乎制造简单,但是却蕴含着令人惊讶的技术。

在物价飞涨的今天,其零售价格却在国内始终保持着一元的定价,不得不令人佩服。

也由此好奇,打火机的前世今生又是怎样的呢?

从公元前45000年开始,人们逐渐学会钻木取火,而最原始的打火机就是来自燧石点火枪。

当拉动带弹簧的扳机时,扳机撞击燧石产生火花,点燃树叶。

十七世纪,在世界上第一支手枪问世后不久,人们从第一支军用手枪中获得灵感,

接着不久的时间,一种叫做火绒手枪的打火机应运而生了。

而在火绒手枪被发明之后,人们开始尝试新的转变。

于是,作为新的点火工具的口袋式引信线打火机就在不久之后诞生。

这种新款打火机的外壳采用了黄铜和钢,

引信线所使用的是旧时代人们常用的煤油灯里的那种棉芯。

时间来到十九世纪二十年代,一种被称为金刚砂轮的打火机诞生了。

在使用时,打火机中的砂轮会摩擦金属板产生火花。

这与我们现在用的打火机的原理大致相似。

1916年,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轻的阿尔弗雷德·丹希尔被征召为文学剧团成员,

在战争前线演出。在战场上,他看到火柴潮湿,士兵们不能吸烟,

于是决定研制一种可以在风雨中使用的打火机。

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在两年后,阿尔弗雷德·丹希尔终于发明了一种“金属火柴”,

由金属外壳和顶盖结构组成。后来他将之命名为“打火机”,

由此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一次性打火机。

1920年,法国出现了一种灯芯打火机。灯芯被硝石粉浸湿,很容易被火花点燃。

后来,它被改为苯打火机,将灯芯浸在苯中。

这种打火机不但时常会发生燃料泄漏的现象,而且灯芯也需要经常更换。

于是,在燃料问题解决之后,人们开始苦恼于打火机的点火方式过于麻烦。

经过一番摸索,奥地利人奥尔发明了转轮点火装置。

将火石安装到火石管中。为了确保火石和火轮之间有足够的压力,

他在火石下放置了一个弹簧结构,火轮旋转就可以产生火花。

20世纪以后,随着点火方式的发展,人们成功地试制了各种各样的打火机。

就比如说是气体式打火机,滚轮式打火机以及摩擦式打火机。

其中,由于气体打火机可以大大避免点火过程中产生的烟雾,至今仍被许多人使用。

与此同时,在打火机的内部,人们也开始尝试使用液体打火机和电子打火机。

现在看来,液体打火机中有一个液体储存罐,储存丙烷等液体燃料。

丙烷经增压减压由液体转化为蒸气,实现点火。

电子点火的原理是利用压电材料产生振动传递能量,实现点火。

中国打火机的崛起

而中国打火机的崛起,还要从20世纪80年代说起。

这一时期,日本发明了一种带有金属外壳的一次性打火机,售价超过300元。

如此昂贵的售价,对于消费者来说,无疑是太贵了。

但是,这却勾起了中国温州商人的兴趣,出于敏锐的商业嗅觉。

温州商人将买来的打火机进行拆解研究。

根据综合分析之后,温州商人成功地复刻了一枚独出心裁的一次性打火机。

由于摒弃了许多没有必要的部分,所以在质量方面会略逊色于日本打火机,

但是好在性能完全一样。最最关键的是,价格十分便宜,都不到日本的四分之一。

于是,凭借着价格优势,中国国产的打火机开始远销海外。

并且,为了进一步降低打火机的成本,

温州商人很聪明地将农村老太太调动起来给其组装打火机零件。

20世纪90年代初,仅仅是在温州就已经有多达500多家金属打火机工厂。

压倒性的价格优势使得温州打火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成功取代了日本、韩国和台湾。

随着烟民数量的与日俱增增加,打火机需求也是日益庞大起来。

根据国际贸易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有超过200亿只打火机需求,

其中塑料打火机的需求高达95%。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制造国,

在世界总的打火机年销售额里,中国所占比例超过三分之二。

2001年,中国打火机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百分之八十。

同时,在我国一些传统行业里,打火机也成为首批国家自有的品牌之一。

在早期国内自有品牌的发展模式里,大多数是承接各大酒店、饭店的打火机图案定制服务。

然后这些酒店和饭店就会趁机将印有自己图案的打火机或卖或送出去,

以增加其曝光度和知名度。

简单来说,就是以极小的代价来进行打小广告。

随着便利店、烟草酒店等零售业态的出现,价格低廉的打火机成为各大消费活动中的标配。

根据世贸数据,中国不仅是世界上最大的打火机出口国,

而且也是最大的打火机消费国,年需求量近100亿台。

在如此巨大的市场和人口红利优势的推动下,中国打火机的年产量超过150亿台。

除满足国内需求外,其余基本用于出口。

然而眼瞅着中国打火机做大做强,大赚特赚,欧美着急了。

这不在欧洲算是鼎鼎有名的BIC公司联合东海公司,还有欧盟一起推动一项CR法案。

主要用于指责中国打火机没有安装所谓的“防儿童开启装置”,

并进一步控诉中国一次性打火机存在倾销行为,不然怎么可能那么便宜。

事实上,早在1994年,美国就对中国的打火机行业实施了CR法规,

导致当年中国打火机出口量骤降了70%不止。

这一次,欧美国家故伎重施,用心险恶,企图将中国一次性打火机一网打尽。

但是,有句话怎么说来着“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既然你们觉得我们的打火机存在倾销,那么你们就来中国实地调查一番就可以辨明是非了。

后来欧盟果真派遣相关人员前来调查,这一看不要紧,

欧盟直接傻眼,啥,真的一块钱?!

于是,就气冲冲而来,灰溜溜而走。最后那个所谓的CR法案也不了了之。

而这件事也给中国提了个醒,那就是掌握核心技术才是不被欧美“卡脖子”的关键所在。

也由此激发了国内企业奋发图强的精神,也很快在打火机相关的技术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

就比如说是恒流阀技术,该项技术在此之前一直为瑞士、法国有关工厂所掌握。

什么是恒流阀?例如,如果你为领导或朋友点了一支烟,但是由于火焰的不稳定,

很容易出现烧了别人头发或者打不着火的状况,这无疑会让双方都无比尴尬。

而恒流阀的出现就可以控制火焰的稳定性,最大程度上避免这一状况。

2015年,中国新海集团在耗时八年,投入数亿资金进行研发之后。

终于成功研制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恒流阀打火机,有力打破了欧美的技术垄断。

在中国众多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一次性打火机成功摆脱了山寨和廉价人力的标签,

走向自主研发,成为行业领导者,牢牢掌握了自己手中的一次性打火机市场。

但是中国可以取得这样的成就,看似简单,实则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却是极为困难的。

就比如说美国就做不到。

美国为何做不到

这就不得不提到伟大的“中国制造”了。

我国制造业拥有着39个工业大类、191个工业中类和525个工业小类,

从而形成了一个具有完整工业和生产能力的无与伦比的工业体系。

这意味着,我国只要想生产某样工业产品,几乎都可以从国内买到,而不需要进口。

单一市场、最大规模和整个完整的供应链系统给中国制造带来了震撼效果。

外国可以做的,中国也可以做;反而中国可以做的,外国却不一定能够做到。

就比如说小小的一次性打火机,美国就不能做到批量且廉价生产。

我国每年生产100多亿台一次性打火机,

超过60%的一次性打火机都销往海外,在相关的全球市场中占比高达95%。

倘若平时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小小的一次性打火机所蕴含的工艺十分复杂。

就拿打火机外壳来说,就是采用ABS注塑成型;防风罩采用冲压成型。

整个产品由面阀、引火簧、按手、翘板、滤芯、调火环、海绵垫、打火石

等几十个部件组成,采用了十几种不同工艺,涉及数十种不同的加工设备。

然而,中国一次性打火机的平均零售价却只有1元,成本更是只有0.2元左右。

其中,一次性打火机生产商的每一个打火机的毛利润仅仅只有0.02元。

如此低利,在欧美许多生产商来说是不划算的。

并且由于涉及工艺复杂,可谓是十分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中国打火机生产主要集中在浙江、湖南和江西这三省。

就拿湖南邵东来说,其生产一个打火机的毛利润虽然只有0.02元,

但每年却能缴纳3000多万元的利税,进出口额近8000万美元。

其中,有将近20亿只销往海外。凭借着庞大的市场规模,

即便是一分钱的利润都可以收获颇丰。

而美国这个制造业衰退得一塌糊涂的国家,又如何能够做到中国所做到的事情呢?

纵观打火机的发展历史,在取火方式上,从火石摩擦到电子点火,

无不都体现了人类科学技术的巨大飞跃。

在燃料选择上,从液体燃料到气体燃料,无不体现了人们环保意识的加强,

不只是为了生产而生产。在外观上,打火机从二维到多维的转变,

无不都体现了人们对于舒适性的需求增加。这一只小小的打火机,

不仅是时代文明的象征,而且还完美地向世界展现了工业时代的转变史。

今天,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制造业国家。

在中国500多个主要工业产品中,就有高达220多个产品名列世界第一,

全球500强企业里有115家来自中国。在创新驱动战略下,

中国对科技进步的贡献率从52.2%上升到57.5%,

国家创新能力从世界第20位上升到第17位。

在世界范围内,我国在一些领域里仍然面临“卡脖子”的威胁。

例如,我国在芯片领域52%的关键材料都需要依赖进口。

即便如此,我国研究人员依旧选择迎难而上,刻苦攻关,向着现代化强国进发。


布谷医生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