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环保督察组:吉林省生态保护问题突出 保护区核心区内大量车辆通行

2021-12-12 16:02:02

废油回收再生有限公司

生态环境部。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代睿

12月12日,中央第一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吉林省反馈督察情况。督查组指出,吉林省生态保护问题仍较为突出。伊通火山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孤山保护区核心区内大量游客和车辆穿行,保护对象碱性橄榄玄武岩柱状节理遭到破坏。白山市长白旅游有限公司长期在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缓冲区内违法开展旅游活动。

督查组指出,吉林省湿地保护不够有力。湿地规划编制、一般湿地认定标准和管理办法等工作滞后。吉林省龙桥辐射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在编制侵占吉林扶余洪泛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有关建设项目环评报告时弄虚作假,隐瞒项目穿越保护区的真实情况,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地方林草部门也未及时制止违法侵占行为。吉林省湿地执法检查结果显示,2018年以来各类人为侵占湿地违法点位153个,侵占湿地4700多公顷。

矿山修复进展缓慢。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要求到2020年矿区土地复垦面积达到8000公顷以上,实际完成67.4%。地处长白山腹地的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有限责任公司5个矿区长期露天开采,山体裸露面积达317.6公顷,截至督察进驻时,13个露天矿坑无一完成修复治理,12个大型废石堆场堆存量达3320万吨。白城市废弃砂坑数量众多,修复工作还停留在资料收集阶段。

毁林毁草多发频发。2017年以来,全省查处破坏草原违法案件348起,共计破坏草原5.8万亩;查处破坏林地案件13464起,破坏林地约3万亩。此次督察进驻期间,涉及毁林、毁草的信访案件分别高达626起、149起。通化钢铁集团板石矿业所属李家堡矿违法占用林地58.6公顷,直到2021年5月省纪委监委明确提出要求后,当地才组织查处。

大气污染防治有待加强。秸秆综合利用率不高,2020年全省秸秆“五化”利用率仅为58%,大量秸秆没有有效消纳途径,露天焚烧问题屡禁不止。2020年4月,全省秸秆焚烧火点多达1700余个,造成长春、吉林、辽源等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爆表”。VOCs管控和扬尘治理不到位,一些石化企业没有按要求开展泄漏检测和修复工作。

此外,督查组还发现,吉林省黑土地保护部分措施落实不到位。《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配套措施推进缓慢,部分工作落实不到位。未按要求完成省级黑土地保护总体规划编制,黑土地保护责任考核和督察工作体系不健全,黑土地质量监测和信息发布、质量标准和分等定级技术规范等配套制度均未建立。表土剥离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地区黑土地遭到压覆、破坏。2018年至2020年吉林省建设项目占用黑土地应剥未剥面积达1272公顷。督察还发现,扶余等地农药化肥减量数据仅根据要求进行推算,明显不实。

危险废物违法处置问题依然存在。四平双辽市星月化工有限公司将70余吨废酸转移给没有处置资质的长春高深环保科技公司,导致废酸被非法倾倒。东丰县吉林省腾越环保科技有限公司非法倾倒210吨腐蚀性液体。吉林省固体废物处理有限公司超范围处置392吨危险废物。此外,吉林省部分化工园区环境安全隐患突出。

督察要求,吉林省要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突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不断改善环境空气质量;进一步加大辽河流域、松花江流域治理力度,强化查干湖生态保护;扎实推进黑土地保护,坚决保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加大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强化自然保护地管理。对失职失责问题,要责成有关部门进一步深入调查,厘清责任,严肃、精准、有效问责。对需要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或需要提起公益诉讼的,按有关规定办理。

督察强调,吉林省委、省政府应根据督察报告,抓紧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个工作日内报送党中央、国务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实情况要按照有关规定向社会公开。督察组还对发现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问题进行了梳理,已按有关规定移交吉林省委、省政府处理。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