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上出现10万个"?",怎么回事

2021-12-17 08:45:00

【文/观察者网 鞠峰】

记不清在几年级,一个问题让我困扰了很久:“南京为什么会有雨花石?”我在课上举手提问,但老师用4个字就完美“解决”了我的问题——

“这个不考。”

几乎每个人家里,都有几本《十万个为什么》。

初版于1961年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中国家喻户晓的科普图书品牌,被誉为“共和国明天的科学基石”,六个版本累计发行量已近2亿册。

《十万个为什么》 评分9.1

最近,这套陪伴新中国青少年成长的国民科普读物在出版60周年之际,正以一种全新的形式,继续护航每一颗好奇的心。

昨天(12月15日)起,抖音联合《十万个为什么》出版方少年儿童出版社,推出“十万个为什么”系列短视频,众多院士教授、科普机构、科普工作者共同参与。《十万》丛书“大科学家做小科普”的理念,在当下以一种最合乎时宜的方式传承了下去。

15日,周群、脑洞老爸、虫小绿等科普达人在“十万”系列中分享知识

未来一年内,丛书编委更将亲自“下场”,携手抖音科普达人等百位知识创作者,将第六版《十万》的数千条问题全部视频化。

第六版《十万》分册主编汪品先院士已率先在抖音开始了知识科普。“短视频非常有效,我算是体会到了。觉得你就跟这么多人在一道谈话。”汪院士说。

“面向未来,我们要以更加积极和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时代。”少年儿童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冯杰在 @十万个为什么 官方抖音账号上说。

但在数字时代,厚重的书页转化为跳动的比特。方寸屏幕里建构出一个个动态的奇妙世界,每一个青少年和大孩子都可以随时随地探索科学的“信息流”。

为了新中国的“求知欲”

已无法统计多少人是读着《十万个为什么》长大的了。它是众多青少年的科学启蒙,也是“大孩子”们的“童年回忆”。

据中科院介绍,1956年,国家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少年儿童出版社也很受鼓舞,想为孩子们出一些科普好书。最初定位为儿童读物的《十万》,于1961年6月1日儿童节时在全国各地上市了第一版,轰动全国图书市场,3年重印11次。

《十万》不仅成为最热门的青年读物,一些政府工作人员也建议全国青年干部“每个人都要从中学点知识”。周恩来总理也很喜欢《十万》,在他的车里放了一套顺手翻阅。很多老师还把这套书作为讲课的参考材料。

第一版共收录了1484个“为什么”,总计105万字。

1961年 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

到了1964年出版的第二版,仅仅是审稿人,就网罗了各个领域的大家——李四光、竺可桢、华罗庚、茅以升……销量也达到了四千万册。平均每100名中国人里,就有约有6个人拥有一本。

少儿社科普读物编辑曹燕芳回忆,上世纪80年代初,她碰上过好几位大学毕业生,对她充满感激,说是靠着读《十万个为什么》在恢复高考时考上了大学。

此后,《十万个为什么》又出了好几版,每一版的内容都与时俱进,修改陈旧的科学认知,增添富有时代性的“新问号”。

1980年 经典的第四版《十万个为什么》

1999年的“新世纪”版涉及50多个学科,3000多个“为什么”,总计300余万字,其中三分之二的内容都有“刷新”,新增了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基因科学等最前沿的科学知识。

最新的第六版《十万》于2013年首发,其中九成以上都是全新内容,不少分卷100%更新。

第六版《十万个为什么》

权威、系统,是最新版《十万》的特色。科学家“总动员”参与编撰,中科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韩启德任总主编,21位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分卷主编,110余位两院院士、700多位来自世界各地、各个学科的科学家与科普作家共同参与,这在我国科普出版史上是空前的。

“都是一线科研领头人,放下手头很多事来做这件事。”中科院院士、《海洋》卷主编汪品先教授说。

找到科普“最优解”

为了适应、利用新媒介,总主编韩启德强调,最新版要突破图书的单一模式,努力打造一条以“十万个为什么”为核心品牌的科普产业链。

于是,“十万个为什么”正走在品牌化的道路上,一条涵盖图书、期刊、报纸、电子出版物、网络平台、微视频、动漫、科技活动的科普产业链正在逐渐形成。

2018年起,“十万个为什么”舞台剧在全国巡演,2019年“十万个为什么”App教育产品上线。今年8月,少儿社还推出“十万个为什么·好奇问宇宙”科学艺术展。主办方介绍,“十万”希望实现传统科普与多样化的艺术传播表现形式之间的融合创新。

“十万个为什么·好奇问宇宙”科学艺术展

因此,锐意创新的《十万个为什么》和日活用户超6亿的抖音联手,拓宽科普路径和形式,无疑是碎片化、视象化时代的科普“最优解”。

从一个细胞的分裂,到一颗白矮星的形成,运动中蕴含着科学的奥秘。为了让知识更形象,第六版《十万》精选了7000张插图。但短视频给了科学家和科普工作者们更加灵活的知识呈现方式。

这个月来,刚刚“登陆”抖音的“十万个为什么”账号已开设了数场直播。少儿社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全球硫元素代表人姜雪峰、复旦教授卢宝荣等科学大咖,在线回答网友们的“为什么”。

为什么大蒜那么臭而香水那么香?姜雪峰在直播里介绍,硫乙醇是世界上最臭的分子,在500亿个空气分子中,只要有一个硫乙醇分子,大家就能感知到臭味。但是,硫不仅仅是臭的,有时反而是“香”的。

人体中也有硫元素吗?硫有哪些作用?直播中,姜雪峰教授还回答了观众们提出的一个个问题。

卢宝荣教授则在直播间向抖音网友们科普水稻是什么、水稻的来源和用处,以及未来对人类产生的影响。一张张水稻的照片,引领观众探索一粒稻米的前生今世。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354263006494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495955082532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590477786382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795340160292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761777470751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221152623903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450740452639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3186730020133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4008977050893 https://www.douyin.com/video/7038454288871443719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