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1-12-17 21:25:02
三国群英传攻略 https://www.1314gl.com/glmj/
近日来,立陶宛国内局势并不容乐观,无论是在外交方面,还是经济方面,甚至在军事方面,都接连遇阻。如今立陶宛政府正承受着来自外界的极大压力,很多政府官员都流露出辞职的意向。
立陶宛政府自食恶果,或将全体下台
12月13日,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接受了广电台的采访,并公开表示,目前政府正在面临着来自社会各界的质疑与批评,而且如今的政府在目前环境下很难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所以存在政府全体辞职的可能性。
目前,立陶宛国内的外交部长以及交通部长都已经决定辞职,而且外交部长已经在10日正式提交了辞呈,而希莫尼特也已经确认收到了辞职请求,表示会于下周做出决定。除此之外,希莫尼特更是强调称,两人并不应该等待回复,而是直接辞职。
立陶宛国内两个部长双双辞职一事,一经爆料便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其实两人辞职的原因也不难猜测,虽然从表面来看,两人表示是为了国内并未遵守美方对于白俄罗斯制裁政策,从而导致国家声誉受损,这才引咎辞职。但是就此事深究,便会发现,立陶宛如今陷入这般窘迫的境地,归根到底还是坚持与中方“对抗”,这才自食恶果,导致国内经济陷入一片混乱。
自从立陶宛屡屡在台湾问题方面挑起事端,并且无视中方多次警告,一意孤行的反复试探中方的“一中”底线,立陶宛国内的经济情况便受到了影响。而在中国于11月21日正式将与立陶宛之间的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后,两国的关系也是正式陷入冰点,而中国企业更是在民族气节下开始自发的抵制立陶宛,这也导致立陶宛国内不少企业都失去了原本的跨国合作的机会,这一情况显然对于立陶宛国内企业的国际贸易合作是一个重创。也正是如此,立陶宛国内的不少企业从一开始的颇有微词,到之后开始公然向政府提出抗议。
拿钾肥讨好美国?立陶宛惹怒国内企业
最近立陶宛国内企业便拒绝中断与白俄罗斯钾肥的合作往来,因此白俄货物如今依旧从立陶宛过境。其实早在今年8月份,美国就已经加大了对于白俄罗斯的制裁力度,其中白俄大型国企“白俄罗斯钾肥”也毫不意外的被纳入制裁名单。虽然在时间上足以让立陶宛一方做出充分考虑,并在考虑利益得失后处理好与白俄一方的贸易关系,然而立陶宛国内企业显然对于该举措并不乐意。
在12月8日,这一经济制裁政策已经正式生效,而立陶宛方的政府也自然表示会站在美国这一边,并支持这一制裁措施。然而陶宛国内企业却对于政府这一举措大为不满,也并不愿意放弃之前一直与白俄保持的贸易往来,尤其是铁路公司,更是在巨大的合作利润下,仗着之前已经签下还在有效期限内的合同,依旧在境内运输白俄货物。更是直接明确表态称,拒绝为美国制裁买单,同时也将继续与白俄罗斯钾肥保持合作。
立陶宛国内企业拒绝配合的这一举动,导致形势本就不容乐观的立陶宛政府更加雪上加霜。由于此前与中方交恶便影响到国内经济形势,如今“言行不一”之事也引来社会各界批判,国内舆论导向并不理想,再加上在野党一方给予的极大压力,如今的立陶宛政府显然已经陷入了两难境地。而且立陶宛政府对于此前所做出的种种行为,以及之前所采取的错误外交政策,从目前形势来看,很难负起应负的责任,也没有什么有效的方法彻底解决这一问题。
由此来看,外交部长与交通部长的辞职也并非是心血来潮,而是对于国内以及国际局势有着清醒的理解,并且早早看透了问题的本质,这才果断作出辞职的决定,想要尽早抽身。
惹怒中国后,立陶宛向美索取回报
其实,如果仅是来自经济方面的压力,还并不足以拖垮立陶宛政府,然而立陶宛同时还面临着来自军事方面的沉重压力。立陶宛虽然是北约成员国,但从地缘关系来看,如若北约与俄罗斯交锋,那么立陶宛必然会受到殃及,甚至有可能成为这两大势力倾轧下的牺牲品。
在国防压力极为沉重的情况下,立陶宛也自然不会坐以待毙。为了解决目前政府迫切担忧的安全问题,立陶宛尝试向美国这一战略伙伴求助,甚至派出防长访美。阿努绍斯卡斯目前已经于13日到达华盛顿,开始了这场访美之行,其主要目的便是想要美方同意驻军,但却并没有取得应有的效果,只得到了美国防长的军售承诺。
如今虽然立陶宛国内拥有一部分驻扎美军,但这批美军并非固定驻守在此,而是打着北约的名义,对于立陶宛来说并无太大助益。至于立陶宛所提出的想要美国在国内永久驻军的提议,也不过是想要向美方表示,其虽然服从对俄战略,但也是有相应的条件的。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驻军在实际上并不能彻底解决立陶宛的安全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国永久驻军对于国际社会来说依旧有着较强的象征意义。
在多领域遭遇重创后,立陶宛也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不得不放弃了抵抗。而希莫尼特更是在字里行间透露,立陶宛政府或将全体辞职。如今在复杂多变的局势下,最受苦的莫过于立陶宛的普通民众。如果真如希莫尼特所言,政府人员日后全部下台,那么民众的生活也会在失去政府协调后变得愈发艰难。
归根到底,之前立陶宛多番挑战中国,不过是服从于自身的利益需求。而在频频在台湾问题方面做文章,大概率也是想吸引更多产业落地本国,进而在欧盟中为自己谋得更多的话语权。然而立陶宛想从美国方面获利其实无异于与虎谋皮,虽然如今的立陶宛在经贸合作以及安全问题等方面都需要依仗美方,但是美国一旦将目光集中在亚太,那么立陶宛将会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安全问题。
如今,立陶宛正在为自己曾经所做出的行为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尤其是经济方面更是遭受重创,通胀率持续高涨,国内民众叫苦不迭。如果立陶宛继续执迷不悟,依旧不惜放弃本国利益,也要以此来迎合美国意愿,从而换取美方的支持与援助,那么只会在未来某天沦为大国博弈的牺牲品。
不过讽刺的是,距离立陶宛外长辞职不到48小时,立陶宛政府的口风又变了,此前宣布辞职的立陶宛外长和交通部长不走了,辞呈被驳回,最终遭殃的却是铁路公司的CEO。此外,立陶宛总理还收回了此前宣布总辞的话,恐怕连拜登都被耍了。立陶宛这出大戏,演得可真是太精彩了。
部分消息来源参考:环球网、中国青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