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都北京不是毛主席的意思,他心目中的首都是这几个,你觉得呢?

2021-12-29 11:28:17

首都,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首都的建设与发展应该代表这个国家的最高水平。

对于中国来说更是如此,中国的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都城的选择,甚至有些朝代,例如明朝,清朝都设立了“两京制”——两个都城。

由此可见,首都对于国家而言有多重要,而更重要的是都城的选择。其实,在新中国建立之初,北京并不是首选,那么这背后有什么样的历史呢?

1949年初,毛主席率领的共产党已经基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在筹备新中国建立的工作内容,有一项工作至关重要——首都问题。

在对党内高层意见征集的过程中,不少著名城市都被纳入了考虑范围,比如北平、南京、成都、重庆、开封等。

当报告呈递到毛主席面前时,毛主席并没有如想象中的那般热情。其实,了解他的人应该知道,在毛主席心中最重视的其实是哈尔滨。

在当时,因为国民党反动派还没有完全消灭,处于最北边的哈尔滨市最安全的大城市,况且当时中共和苏联相交甚欢,设立哈尔滨为都城也有利于和苏联的交往。

另外,作为共和国的核心地带,早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就在东北一带领导抗日,此后,中共和国民党在东北展开角力,并以中共的胜利而告终,辽沈战役后,东北完全被中共控制。

所以,从九一八事变到辽沈战役,我党在东北耕耘了十多年,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不过,随着东北战局的剧烈变化以及地理位置的过于偏远,毛主席最后不得不放弃这一想法,那么,到底选哪个城市作为首都呢?

当时,负责东北局城市工作部的部长王稼祥来到西柏坡和毛主席商量这件事,拟定了这么几个主要城市:

西安、南京、北平、洛阳

首先是西安——王稼祥认为西安太过偏远,而且地区自然条件不好,很容易引发干旱等问题,况且西安的诸多历史遗迹很零散,从保护文物的角度出发,不利于首都的大规模建设开发。

其次是南京——南京虽然是龙盘虎踞,六朝古都,但大多都是短命王朝,从政治影响上来看是不太好的;另外,南京过于靠近江河湖海,虽然地势险要,但也容易遭受攻击,且四周没有易守难攻的要塞,不安全。

最后是洛阳——河南地区在战争年代遭受了重大的经济打击,经济基础不好,如果要选择洛阳的话,那么势必要动用全国的力量来进行帮扶,对于当时的国力来说,这无疑是一项费民费力的事情。

经过深思熟虑,王稼祥认为,北平是最好的选择:

第一、北平经济发达,明清两代都在此建都,无论是地理、经济、人文都是很有基础的。

第二、北京虽然跟哈尔滨相比,距离苏联不算近,但和其他地方相比还是很可以的,所以,定都北京,跟苏联交流也方便。

第三、北京有天然的地形险要,自古以来“幽云十六州”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这种险要之地适合做一个大国的都城。

1949年9月,第一届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正式确定要把北平定为新中国的首都,并把北平更名为北京,至此北京作为首都沿用至今。


耐候钢板 http://www.hjnhb.com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