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笑死在“双减”段子里后,教育局重磅通知:不能给家长补课!一对一补课也不行!

2022-02-06 18:12:02

白癜风治疗方法

大家好,我是圈主华川(川妈),育有一儿一女。曾留学欧洲,是美国正面管教家长讲师。在此与您分享多子女家庭的育儿故事,以及自家俩宝的亲子教育经验。点击标题下蓝字“二胎妈妈圈”,即可关注我们。

来源:智赢有方(ID:zhiyingweilai-CHN)

父母是最爱孩子的人,更要努力做最懂孩子,最能助力孩子幸福一生的人。

01

“双减”出台后

这些段子藏不住了

就在一个月前,国家出台了“双减”政策。

如今,学科类课外培训机构如我们所预料的那样,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动荡。

可家长们的反应却耐人寻味,有的家长举双手双脚赞成,有的家长却一天比一天焦虑。

更有的家长化身灵魂写手,花式调侃“双减”政策。

上什么辅导班,我只想笑死在“双减”的段子里。

不信你看:

“解救被害学生38名”,求补习老师的心理阴影面积。

听听这位妈妈的心声,真·老母亲无疑了。

不让教孩子,那就教孩子他爹妈呀。要说咱80后就是苦啊,我们小时候自己学习,爹妈在旁边看电视。等我们有娃了,还是我们学习,爹妈在旁边看电视。薅羊毛也不能逮着一只可劲儿薅吧。

要说,人民群众的智慧就是无限的,挂羊头卖狗肉了解一下。

孩子也很难啊,在亲爸和辅导班之间,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了。

看到没,这届家长可太有才了。

不过,通过这些段子我们也可以看到,很多家长对“双减”政策会实施到什么程度,会对我们造成多大的影响还是存疑的。

更关键的是,他们面对“双减”政策可能带来的转变是焦虑的,无所适从的。

说到底,真正离不开课外培训的不是孩子,而是这些家长。

02

实锤!一对一补课也被严查严打

那么,这一次号称史上最严的减负政策到底能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呢?

我们一起来看:

8月11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通知,要求各省“双减”工作落实进度每半个月通报一次。

江西省义务教育阶段校外培训机构关停率达98%。

江苏省规定,从今年秋学期开始实施“5+2”课后延时服务,课后服务的内容扩大到所有义务教育学校。

所谓“5+2”模式,即学校每周5天(周一至周五)都要提供至少2个小时的课后延时服务,用来辅导孩子作业,以及开展各种社团活动,课后服务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可以看到,“双减”政策出台后,各地都在想办法让孩子在学校完成学科学习,减少他们在课外补习的可能。

可是很多家长认为,只要中高考指挥棒在,补习就有需求,有钱人会想尽办法补课,甚至请高价一对一。

咱们先不说“双减”政策后中高考会面临怎样的转变,就说各种不正规的补习还靠不靠得住。

第一种,无证机构,各种攒班、打游击。第二种,挂羊头卖狗肉,就像我们前面说的开个书店卖辅导书,卖书的是前补习老师。第三种,一对一私人补习。

先来看一则新闻,8月8日,北京通报了6家机构无证培训以及1名个人在咖啡店违规一对一培训。

也就是说,只要不符合规定的补课,都存在风险,至于挂羊头卖狗肉,只要查出实际补课行为,一样一抓一个准。

咱们要明白的是,“双减”首先是要规范学科类课外培训。

有人说,既然不可以给孩子补课,那可以给家长补课,然后家长回家再给孩子补嘛。

且不说很多家长在时间、精力、接受能力等方面都不允许他补课,更何况,你敢学别人还不敢教,广州市教育局明确规定不可以给家长补课。

你可能会说,有钱人才不管这些,总归有办法找到好的补习资源。

不可否认,有的家长确实更神通。

不过,我想起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一件事。

沈阳一位家长中考前特地托熟人给双胞胎儿子找了一位优秀的在职老师补习物理。

两个孩子补习15天,交了6000元,顺利考上了高中。

没想到,这位家长反手把老师给告了,老师不仅退还学费,赔家长2000元,还面临丢掉工作的风险。

虽然我不支持家长毫无礼义廉耻的过河拆桥行为,但是大家想想,以后真正优秀的老师还敢私下补习吗?

你根本不知道坐你对面的学生有没有被家长装上录音笔,你根本不知道口口声声请你照顾孩子的家长是不是“钓鱼执法”,为了一点小钱丢掉铁饭碗,不值得。

并且,就在最近,扬州市江都区教育局规定在职老师不可以进行任何有偿补习,即便是给亲友孩子无偿补习也必须报备,并且不得超过5人。

这种情况下,在职老师谁还敢补习?

你说,除了在职老师,还有其他老师的呀。

比如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张截图,南京一户人家年薪70万聘请住家老师。

先不说信息真假,我们就来看看这样的非专业人士能不能辅导好孩子,说真的,我不看好。

优质的学科培训,背后绝不仅仅是一个讲课老师的功劳,整个课程的研发才是重中之重。

这也是为什么学X思、新X方等能迅速扩张,迅速复制。

至于散兵游勇,甚至在校大学生,他们根本就不了解考试重点,教学核心。

所以,“双减”政策后,学科类课外补习一定会大幅度减少,孩子的教育会更加依赖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03

作为家长,如何走出焦虑

本来,对于很多家长来说,课外补习就像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不管有没有用,抓住了好歹心安了,现在这根“救命稻草”没了,可中高考还在,家长自然更焦虑。

如何走出焦虑?

我们不妨来看看课外辅导班到底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补习班并不都是有用的。

这一点相信很多家长都能认可,有的孩子花了钱花了时间补习,可是一点用都没有,更有甚者,成绩不升反降。

其次,补习班虽然“有用”,孩子却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依赖外部补习,而非课堂认真听讲的习惯。

有一次我参加女儿的家长会,老师表扬了一些上课认真听讲的孩子。

然后老师说,咱们班有些孩子虽然考得不错,但是为什么我刚才没有表扬,因为他们不是在我课堂上学的,而是在课外补习班学的,如果他们真的在我的课堂上认真听讲了,根本不需要去上课外补习班,也不会在课堂上开小差了。

大家知道,越往后面,孩子要学的东西越多,尤其是到了初中高中,孩子光是上课做课内作业都够呛,根本没什么时间补习。这个时候,就要拼孩子听课效果,拼孩子的学习力了,而习惯了课外补习的孩子,学习力远不如靠课堂效果取胜的孩子。

最后,我想问问各位父母,咱们拼命给孩子报辅导班到底是为了孩子还是为了自己?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说,当然是为了孩子啊!

可是,大家想想,我们报了辅导班后有没有觉得咱都花钱了呀,如果孩子再学不好的话可就不是我的责任了呀。

所以,给孩子报辅导班一定程度上就像咱们办健身卡一样,花钱买心安,至于有没有用,你看看你的健身卡用了几次,就像投了功德箱一样。

而且,我们拼命鸡娃,有多少是真正为了孩子,又有多少是为了自己的面子?

你可能觉得,为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对孩子好就行啊!

可是,如果真正为了孩子好,我们就不会一味地追求孩子的分数,不会把送他进最好的大学作为终极目标。

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父母应该做的绝不仅仅是给他提分、让他上好学校而已。

04

“双减”后,父母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为人父母,是一生的课题。

这句话是我有了孩子后最深切的体会。

无论外面的政策如何变,父母都应该掌握为人父母的不变之道。

“双减”后,父母应该怎么做?

我想借用北京市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市教委新闻发言人李奕的回答:

第一,加强家校联系,特别是跟孩子的任课老师、班主任加强联系。

作为最熟悉孩子的人,父母要及时跟老师沟通孩子的情况,孩子的优缺点,孩子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协助老师帮助孩子在学校提高学习效率,享受在校生活。

第二,加强自我学习,当然不是要父母学习学科知识,而是要学习如何在了解孩子的基础上,从孩子的个性爱好出发,帮助孩子选择适合的教辅材料、安排适合的活动。通过家庭教育保护和发挥孩子的个性特长,补齐孩子的短板,共同为孩子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

第三,学会跟孩子沟通。要细心关注孩子思想情绪变化,倾听孩子心声,做孩子的朋友,形成良好沟通互动模式。

讲件小事,前两天为了督促孩子读历史书籍,我给他们讲了如何纵向横向读史,纵向自然是先通过读书把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发展脉络理清,而横向就很难了,主要是讲每个朝代有哪些重要的人物和事件,在历史上又有哪些独特的地位。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然后拉着我多讲一些再多讲一些。

第二天正好是8月15号,我看到张自忠女儿的采访,她说1945年8月15日,当她得到日本投降的消息,第一时间想起《示儿》这首诗,想起她在抗日战场上英勇牺牲的父亲。

于是,我拉上两个孩子,给他们讲陆游,讲北宋南宋,讲张自忠,讲张纯如,讲张哲瀚为什么既蠢又坏……

我突然意识到,作为父母,我们能给孩子做的有很多很多,绝不是让他们吃饱穿暖,送他们上学,花钱让他们去上辅导班这么简单。

父母对孩子的作用渗透在与孩子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中。

我们是最爱孩子的人,更要努力做最懂孩子,最能助力孩子幸福一生的人。

如何帮助孩子塑造健康的心理,建立正确的三观,如何激发孩子对大千世界的兴趣以及广阔的梦想……

而这要求我们放下焦虑,放下对成绩好坏的执着。

要求我们不断地学习成长,做一个有心人。

为人父母,我们一直在路上。

愿共勉!

免费领取电子书:

--------End---------

继续阅读:

作者简介

智赢有方(ID:gh_2ff0d617710b)《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版官方微信公众号,关注我们,您可以第一时间获得最新教育资讯、科学育儿理念,查询报纸答案、英语听力。专注教育36年,陪你育儿育己,让教育变得简单而有趣。

121我二胎备孕生女儿的“成功”经验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