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数学概念汇总(二)

2022-03-11 09:02:14

【设计意图:霍姆林斯基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与其说很多话让学生去体会、理解,倒不让学生亲身参与、主动思考,因此,我将教材中统计表的姓名换成本班学生姓名,让学生发现不能用直接相加的方法求出总数,引发学生认知冲突,唤醒探究热情,也让学生初识“重复”的基本含义。整个环节体现了以学生为主题,完全是让学生亲身经历维恩图的形成过程后,对维恩图有了感性的认识。】

一年级数学题

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三年级数学计算题100道

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
加减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a+b = b+a
加法结合律:(a+b)+c = a+(b+c)
连减的性质: a-b-c = a-(b+c)。
乘除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a×b = b×a
乘法结合律:(a×b)× c = a× (b×c )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
(a+b)×c = a×c+b×c  
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
(a-b)×c = a×c-b×c。
除法的性质:  a÷b÷c = a÷(b×c)。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底×高  ,S=ah  (底与高必须对应)
平行四边形的底 =面积÷高  ,a= S÷h
平行四边形的高 =面积÷底  ,h= S÷a
三角形的面积 =底×高÷2 ,S=ah÷2  (底与高必须对应,不要忘记÷2)
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a=S×2÷h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h=S×2÷a
梯形的面积 =(上底+下底)×高÷2  ,S=(a+b)×h÷2

同学们,在数学上,我们把参加跳绳比赛的同学看做一个整体,是一个集合,把参加踢毽比赛的同学也看做一个整体,也是一个集合,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就是“集合”。(板书课题)
刚才我们就发现了,有同学既参加跳绳又参加踢毽,也就是说,这两个图中,有重复的姓名,那么,如何才能让人一眼就看出是哪几位同学两项都参加了呢?有了前面活动的铺垫,学生自然而然会说出,要先找出重复的同学姓名,然后把两个集合一部分重叠,表示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于是,我操作姓名卡片,将这两个集合一部分重叠,并去掉重复的三张姓名卡片。
介绍数学家维恩,拓宽视野。
课件出示:在数学中,经常用平面上封闭曲线的内部代表集合,这种图称为维恩图,是由数学家维恩发明创造的,维恩图常用来研究表示数学中的“集合问题”。

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类型一:
(a+b)×c = a×c+b×c   (a-b)×c= a×c-b×c
类型二:
a×c+b×c=(a+b)×c      a×c-b×c=(a-b)×c
类型三:
a×99+a = a×(99+1)     a×b-a = a×(b-1)
类型四:
 a×99                a×102
= a×(100-1)     = a×(100+2)
= a×100-a×1      = a×100+a×2
商不变性质:
a÷b=(a×c)÷(b×c),   a÷b=(a÷c)÷(b÷c),(c不等于0)
简便计算
连减的简便计算:
连续减去几个数就等于减去这几个数的和。
如:106-26-74=106-(26+74)
减去几个数的和就等于连续减去这几个数。
如:126-(26+74)= 126 – 26 - 74

长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
长方体的棱长和 = 长×4 + 宽×4 + 高×4 = (长+宽+高)×4
一条长 + 一条宽 + 一条高 = 棱长和÷4
长方体的表面积=长×宽×2+长×高×2+宽×高×2=(长×宽+长×高+宽×高)×2
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正方体有6个面,8个顶点,12条棱(棱长相等)。
正方体的棱长和 = 棱长×12
正方体的表面积=棱长×棱长×6
正方体的体积=棱长×棱长×棱长

上一篇:

下一篇:

关于我们

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版权信息

创维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可复制本站镜像,本站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邮件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