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维网是领先的新闻资讯平台,汇集美食文化、教育科研、房产家居、国际资讯、综艺娱乐、体育健康、等多方面权威信息
2022-03-31 15:06:23
爆破时通过炸药能量的释放,使炮孔周围介质破碎,同时由于爆破应力波作用又使远处介质产生剪应力和拉应力,使介质产生裂隙;剩余的一部分能量以波的形式传播到地面,引起地面质点的振动,形成爆破地震。地面与地下工程结构均受爆破地震的影响,在爆破工程设计时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爆破地震强度的检算。
近年来,爆破拆除工程日益增多,为了不致损伤破坏爆体周围的建筑与设备,严格控制爆破振动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在控制爆破设计中,同样需要进行爆破强度的检算。
爆破所引起的地面振动与天然地震一样,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随机变量。它是以波的形式传播的,其振幅、周期和频率都随时间而变化。振动的物理量一般用质点的振速、加速度、位移和振动频率等表示。用振动的哪些物理量作为衡量爆破地震效应强度的判据,在不同的工程实践中,各有侧重。目前,国内外多采用地面质点的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地震效应强度的判据。这是因为:
一、它可以使爆破振动的烈度与自然地震烈度相互参照;
二、目前采用的速度传感器及二次仪表比较普遍,标定与信号检测较容易。
三、便于换算与结构破坏判据相关的参数。
爆破振动速度的计算
岩石介质的振动矢量是由相互垂直的三个方向的矢量和求得的。一般用垂直振动速度作为判据。在理论的推导上,由于爆破振速的大小与炸药量、距离、地形、爆破方法等有关,推导出的公式(经验公式)较多,目前使用较多的是由相似理论 量纲分析的结果,给出按药量立方根比例推算的方法决定函数关系(萨道夫斯基提出的经验公式)
v=k(Q^(1/3)/R)^α 式(1)
式中:V为爆破产生的振动速度(cm/s);K为介质系数;α为衰减系数;Q为最大一段装药量(kg);R为测点与爆心的距离(m)。由于工程爆破的地质条件、装药设计等等条件千变万化,式中的参数经常变化,特别是K与α系数的值要在具体的工程条件下确定。通常使用小药量试爆,测试数据V、R、Q值进行线性回归,计算得出a1,a0的数值:即将式(1)变形得
lnV=lnK+αln(Q^1/3/R) 式(2)
令: y=lnV,a0=lnK,a1=α,x=ln(Q^1/3/R)得
y=a0+a1x 式(3)
求出K与α之值,然后根据设计的Q、R值计算出V值,同时应使V值小于《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86)规定的安全振速[V]范围内。
安全振速爆破地震引起介质质点产生的振动速度,作为衡量爆破地震效应强度的判据。
不同的振速对巷道、建(构)筑物等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为此,我国制定的《爆破安全规程》(GB6722 2014),规定了有关的安全振速,以防止爆破振动引起的危害和损失。
矿山巷道的安全振速为:
(1)围岩不稳定,但有良好支护:[V]<10cm/s。(2)围岩中等稳定,有良好支护:[V]≤20 cm/s。(3)围岩稳定无支护:[V]≤30 cm/s。
建(构)筑物地面质点的安全振速为:
(1)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V]≤1cm/s。(2)一般砖房,非抗震大型砌块建筑物:[V]≤2~3 cm/s。(3)钢筋混凝土框架房屋:[V]≤5cm/s。
如需了解更多爆破测振仪产品,可以咨询拓普测控。